[音乐]
再来一个特例啊,今天这给你 们特例讲得比较多,人工选择,为什么把人工选择给拽出来呢?
因为很多同学跟我说,郭老师,他说这个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啊,为什么把他觉得 作为一个特例拉出啦啊。
啊,什么叫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就是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进行选择一些性状。
他选择这些性状, 对于备选这些材料来说,
对它们的生存和繁衍不一定是有好处的。
待会我要讲一些例子,你一看就知道了。
完全是我们为了自己的需求 来选的。
你把你这些选出来的作物你放到野外去, 它跟那些野生的亲戚,野生的亲源种
去竞争,肯定竞争不过,因为很多它的生存的本领都被人给选掉了。
水稻,是从 普通野生稻驯化来的。
这是这个 在你们右边的那个直立的是栽培稻,在你们左边那个披头散发的
是野生稻,你一看就是如果野生稻都是这种披头散发的,你要去收割
那非常不方便,一根一根的直着你非常好 收割的。
还有它有一些特征,比如说野生稻 它的芒很长,它利于扎在一些动物的身上给它传播
是吧?它还有一个特点,它一成熟它就掉,一成熟它就掉,落粒。
你想你如果栽培稻一成熟就掉,你收啥呀?你到地里一颗一颗捡,捡死你了,
是吧?你就没,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嘛。
所以在人工选择的过程当中, 水稻有芒没芒了?栽培稻没有芒了,而且它也不落粒
这些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我把几篇文献都放在这个地方。
这些科学家都找到了,它落粒不落粒就是一个转录因子,
在栽培稻里面坏掉了,它就不工作了 它就能够成熟了,还
stickery,还待在稻穗上 所以这个对它传播一点好处都没有。
你没有芒了,也没有动物替它带了,是吧。
小米是从狗尾巴草来的 这个我跟很多同学都说过啊。
那狗尾巴草到处都是哈,这个看上去很卑微的一个小草,
其实它对我们中华文明这个做了非常大的贡献。
刚才水稻,小米,这个都有人说是在中国起源的 这个基因组的序列也被测了,现在这个
测一个植物的基因组也非常地快了。
大豆,是从野生大豆驯化来的,这个是
栽培的大豆,野生大豆咱们校园非常多,呃,都不知道吧? 它是藤本,缠绕地到处都是。
你们以后要感兴趣,在那生物技术楼前面我种了一些, 你们可以去看。
它是藤本的,缠绕藤的,我们的栽培大豆都是直立的 这也是便于收割,而且它豆荚也变得很大
野生大豆豆荚很小,非常硬。
这个,是吧,这是我在校园拍的这个野大豆的这个样子。
这个呢其实是有一个比较
惨痛的教训在里面,野生大豆是起源于中国的, 最早也是我们驯化的,后来这个资源就被
因为当时也没有保护嘛,就都被拿出去了,所以现在大豆 那个大豆的育种
它的包括是转基因啊这些做得最好的是美国, 甚至阿根廷啊这些都比我们国家强。
所以大量的大豆返销到我们国家,把我们国家的大豆产业几乎打垮。
这种,我们竞争不过他们,产量出油量都不如他们。
>> [听不清] >> 不是,这是我们的育种没跟上。
这个资源,这个育种的资源其实非常重要。
现在大豆是作为国家的,我没记错的话,二级 保护,它遍地都是,我们校园都是,为什么要把它保护起来?
不是因为它稀有,是因为遗传资源的珍贵性。
现在不让,你要带野生大豆出去,不经过国家批的话那是违法的。
保护,国家保护级的生物是不让随便 往外带的,大家记住。
你要带的话一定是一层一层批 你随便就是能放在口袋里面带出去,那那
海关要发现,对不起,你就被抓起来了。
这个其实在美国我们有的 这个中国的一些人带了一些美国种子啊,海关上就被,当时就扣住了,就是这个道理,
它是作为一种珍贵的资源,这个大家记住哈。
这个也被测序了 这些,上面讲的几个都是起源于中国的。
下面讲几个起源于南美的哈,马铃薯。
这个你们左边的这个是野生的,像生姜一样哈。
你们右边的这个就是土豆,是吧,吃的这个 French fries 什么的就是这么来的。
是吧,它这个它是快进,对吧? 你可以看到增大了很多,这已经被测序了。
番茄是非常有意思的,这个很夸张。
你们左边的是野生的番茄,右边的是栽培的番茄。
你可以看到它这个大小上百倍了,是不是? 这也是最初从这个南美
这个然后传到中国来的,这也被测序了,这个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参与了。
野生黄瓜这也非常有意思, 你看到这个左边的是野生的,哪有黄瓜的样吗,是吧?
而且苦得要死,咬一口你就再也不想动它了。
右边的这个,你们吃黄瓜有没有吃到过苦的?有吧?
就是黄瓜其实是一个没有完全被驯化的作物, 它这个苦味在有的品种里头还有。
但它这个苦味,一般情况底下 不表达了,你重咬一下
啪,它就表达了啊,你碰一下,它受伤了 它也表达了。
我小时候种的时候我外婆跟我说,她说你这个开花的时候你千万别碰啊 我就觉得那时候对吧,我就非得去碰,碰完了就苦
就是因为你伤害到它了,它是一个受,受诱导的了。
但是在这个黄瓜的野生种里头,它有常规表达的,有受诱导表达的, 就栽培的时候呢,那些常规表达的一般把它给选掉了。
但是受诱导表达的一些因为它比较,你不诱导它,它不表达嘛, 就是这个选择压力没那么高。
这是,现在也找到了这个基因了,它其实是个生物碱 那苦味啊,是个生物碱,也找到了这个它的合成的这个
Passway 里头的主要的这个基因啊。
这个也是有论文的,这个也是咱们中国科学家做的。
这篇 Science,2014 年的 Science
就是讲那个苦味的 那个故事的。
棉花 这个是我们学院朱玉贤朱老师做得很多的。
棉花其实是一个集体的名词 它其实是好几个物种,你都可以叫它棉花。
它是在新旧大陆 独立驯化的,新大陆就是指,哎,指那个
美洲,北美啊,南美啊,这个旧大陆 是指咱们欧亚。
所以你看这是在这个 新大陆那面的,就陆地棉你看是这样的。
在这个旧大陆这面,有一个叫树棉,是这样的。
那么还有很多 这个棉,棉花,就是其它的物种
种子上都没有毛的,或者这毛不能 被纺织的,这是其实是蛮大的一个家族。
这个呢我有几篇论文放在这,这是朱老师他们做的。
有国外的 这个 Paterson 是做了 2012 年的,其它的几篇都是中国科学家
以中国科学家为主做出来的基因组的分析,非常有意思, 也放在这啊。
最后一个这个作物呢,是讲这个甘薯
吃的红薯,是吧,烤红薯,大家这个冬天这觉得这个很给力的一种 零食哈。
我们,我们吃的都是它的块根 这膨大的块根。
这个呢是 也是从这个南美那面发现,被哥伦布
引到欧洲,然后再从欧洲引到这个,从 中国来的,是吧。
番薯嘛,一般有番,洋这些 都是从外面引进的。
还有一个我要跟大家说的 这个番薯是一个天然的转基因的作物
这个序列被测了,这是今年的这个 PNAS 的一篇论文。
人们在栽培的,在野生的里面没有, 在栽培的番薯里面发现了土壤农杆菌的
序列,就是土壤农杆菌把一些序列转到了这个番薯里面
也许是造成了它块根,这是也许啊,没有,没有特别 这个充分的证据,也许造成了它的这个块根的膨大。
因为它,土壤农杆菌是能够把一段编码
植物激素的基因给打到植物里面去,给整合到植物的基因 组里面。
所以大家,我就不知道哈,这个对转基因的这些 技术这么害怕,其实你像我们吃甘薯吃了这么多年,这是
天然的转基因的植物,我们一直在吃的。
所以这个就给大家说一下。
所以从这些例子大家就可以看到 其实人工选择这个力量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只选
对我们有利的,不是选那些对它们独立生存有利的 这是两码事。
所以我觉得,人工选择应该从自然选择里 面拿出来。
是吧,这个我再强调一下,是吧,人工选择呢它就是首先要有
基因的差异,然后要有性状的差异,它其实选是选一些性状 它的结果就是对人类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