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 策略: 借鉴,我们的借鉴是我们解决问题最主要的方法
即便可以看见像是依据我们自己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其实这个经验早期的 积累,也是通过借鉴来习得的。
我们从小到大不断在学习 其实就是为了学习别人的经验,减少犯别人同样 犯过的错误。
当我们在讨论借鉴的时候,可能有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 如果说我们老是按别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话,那会不会陷入一种别人思维方式的一个盲-
点当中?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在一条路上走得太久、 走得太深入的话
我们就会陷入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在我们的思维方法上,往往就会产 生一些盲点,所谓的"当局者迷",通常也就是说这个意思
那我们要不要借鉴,要不要学习呢?这个我可以肯定地说 世界上那些重要问题的解决者,他一定不是那些无知的人
如果我们不去学习,可能压根儿就不知道问题真正在哪儿 也别说怎么去解决问题了,这一点在科研上特别清楚
如果我们对一个领域不了解的话,我们就无法提出真正重要的问题 我们所做的研究工作,可能就是一个低水平重复
我们自以为是创新的东西,往往只是把别人做过的工作再重 复一遍而已,所以我们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呢,我们首先要学会借鉴
不管是科研中的问题,工作中的问题,或者生活中的问题 我们碰到的问题当中,可能有 90%
甚至于更高比例 别人也碰到过,而且知道如何去解决,所以对于这类问题,最高效的解决方法,就是把别人的-
解决方案拿过来 这样就可以保证我们能够快速解决问题
那这样是不是不鼓励创新的呢?其实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才是创新非常重要一个环节
因为一个人的经历有限的,我们的生命只能是串行,无法并行
所以我们同一个时间只能做一种事情,当我们选择做一件事情,就意味着放弃另外的一些事情
当我们选择去做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就意味着我们可能放弃了去做更重要的事情的机会
当我们选择一个普通方案去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放弃了另外一个更佳方案去解决- 这个问题
所以如果我们把精力花在那些别人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上,我们就没有精力去解决那些别人还没-
有解决的问题 借鉴呢,它恰恰可以帮助我们以最短的时间提升
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如果我们借鉴的是当前最优的方案的话 那么我们尽管没有做太多的创新,我们也可以超越绝大多
数的竞争者,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精力,从更高起点上去开始创新
如何避开思维模式一个陷阱呢?如果说你在一个圈子里面呆久了 就会形成思维定式,思维定式其实对人类生存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思维定式可以帮助我们很高效处理很多的问题,我们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思考,就可以直接- 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当然思维定式也有局限,当我们面对新的问题的时候 我们可能很难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式,去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我自己有一个这样的亲身体会例子,我自己开设了一门课程叫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这门课程在国内已经算是比较受欢迎的一门课程
也得到很多高校图书馆老师的关注 而与此同时呢,很多高校开设了信息素养类课程
我知道多数的这类课程是不温不火,那我作为一个局外人,我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呢
我认为这些课程之所以陷于一种困境,或者说不温不火,原因就是说它受传统思维
影响太深了,面对当今随着互联网长大这一代,不能够快速变革,不能够快速适应新的 需求。
而我自己是在生命学院工作,而且一直 在科研一线工作,首先我就没有受到图书馆传统课程一些影响
其次呢,因为我自己本身是一个科研工作者,所以我知道科研工作者他可能会有哪一些需求
而我的这门课程恰恰是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和需求来设计
的,所以它能够受到科研工作者一个欢迎,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说,它跳出了传统的 文献检索类课程的一个框架。
那这边有一个问题就是说 如果你已经是一个局内人,那怎么能够跳出来这种传统思维影响呢
我的建议是,开拓眼界,多方借鉴,保持一种开放的 心态,譬如我会持续利用
RSS 关注大量的资讯 接触不同的信息,接触不同的观点
面对同一件事情,如果说你能收到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个问题的一些观点的话,你就不太容易- 去偏信了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从多个角度,不同纬度去看待问题 我们就、
就能够跳出这个传统思维定式 另外一点就是关注新生事物,思考它们出现的原因和背景,以及它们为什么会受到欢迎
这样你能够感受到时代变化的趋势,也能够理解当下 时代发展的潮流。
借鉴,我们需要解决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 怎么样快速找到值得借鉴的一些方案?这一点我会在下一节给大家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