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麼是需求呢?那首先我們就需要先定義一個東西,叫所謂的需求量 Quantity demanded。
那需求量指的呢,就是某一個商品在某一個價格之下呢
消費者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數量,好
那這裡你要特別注意事情的是,願意,就是我想要買 那能夠就是我買得起。
所以我常常以前會舉一個例子說,如果林老很師想要開一台
這個進口的保時捷跑車這樣子,可是我根本就買不起
OK,所以這件事,這個保時捷跑車就不應該列入我的 需求量裡面。
好,那 接著呢,有一個東西就叫做需求法則,Law of Demand。
那指的是說在其他條件 不變的情況之下,那這個其他條件是什麼呢?待會我們 會再討論。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之下 如果商品的價格越高的話,那麼
你的需求量就會越低。
那不過有的時候,那這個 既然叫做需求法則,那法則指的就是在大部分的情況是
OK 的 可是偶爾也是會有例外。
那經濟學 家基本上 identify 出來兩種所謂的
對需求法則例外的商品 那第一個叫做炫耀性商品 Conspicuous goods。
那這個是一個二十世紀初 非常有名的經濟學家叫做維布倫他所發現的
那他就提到就是說,有一些商品呢 如果它帶有炫耀財的成分的話
呢,那麼價格越高,那反倒需求量越高這樣子的 那我想炫耀財,顧名思義,大家都知道大概是什麼樣的商品了,比如說
名牌包包啊,或者是說鑽石啊、 紅寶石啊等等
那當它的價格越高的時候呢,反而大家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數量就 會增加的。
那主要的原因,應該也是因為炫耀性商品 它炫耀的點其實就是在這個產品的價格上面。
所以,我如果非常需要炫耀的話 我基本上是不可能買一個低價的商品來 炫耀的。
所以因為有這個特性,所以讓它變成了一個 所謂的正斜率的需求曲線,也就是說,價格越高、
需求量越大 那另外一種呢,也是有一個經濟學家叫做季芬所發現的 所謂的季芬財。
那通常季芬財發生的這一個 的地點或時間呢,事實上是非常非常少的
那通常是在一個非常窮的地方
然後這個東西呢,如果你不消費它的話,你可能就會
就會死掉了這樣子,然後而且這個東西又佔你的所得非常大
的比例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會產生一個類似、 就會
產生一個正斜率的需求曲線的產品,那在這個情況我們就把它叫做季芬財 那經濟學家一直到目前為止找到的季芬財
也大概就是只有,比如說這個十九世紀 愛爾蘭大饑荒時候的馬鈴薯,那或者是說
台灣在這個 1950 年代初期,在大家都還很窮的時候 的這個番薯,大概是屬於季芬財
好,那但是不管是炫耀性的商品或者是季芬財,其實在我們一般
日常生活裡面的消費的經驗都是非常少數 好,所以
99.99% 的產品其實是 幾乎都是符合所謂的需求法則。
好,也就是 價格越高、 需求量就越低的一個狀態 那現在我們就來仔細地來討論一下什麼是需求
那需求其實定義上來講就是價格跟需求量之間的關係
好,那我們可以這樣子來想這個問題,假設你是一個消費者,我是一個經濟學家 那我就這樣問你,今天如果蘋果一顆一塊錢的話呢
你願意而且能夠購買幾顆呢?那你就回答我一個數量,比如說六顆 那接著下來,我再繼續問你,那如果現在一顆兩塊錢呢?
那你就根據需求法則,那當然價格上升,你的需求量就會減少,所以你可能就回答我說五顆
好,那接著下來,如果我再問你,如果是三塊、 四塊、 五塊、
六塊呢? 那你都針對每一個價格,你都會回答我一個你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需求量
那依據需求法則,你就所回答的數量就會越來越少
那一直到最後呢,總會有一個價格,比如說十塊錢 蘋果一顆十塊錢的時候,你就告訴我說,太貴了,我一顆都不想買
那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把你的需求量跟價格之間的關係
把它記錄下來,那把它畫在一個表上面,那這個就叫做所謂的需求表 Dmand Schedule
也就是用表格來呈現各個價格之下所對應的需求量 好,但是如果我們在一個
XY 平面上面把 你剛剛所回答的價格跟需求量之間的關係把它畫出來呢
那這個就叫做所謂的 Demand Curve 或者是 Demand Function,
就是需求線 或者是需求函數,也就是說我們用一個函數圖形
來呈現各個價格之下所對應的需求量 那這個有一個表,把我剛剛舉的例子呢,把它用數字
現實的數字把它寫下來,那這就是一個所謂的需求表,那左邊你可以看到的是
一顆冰淇淋的價格,那我們從 0 塊、 20 塊、 40 塊、 60 塊到
80 塊 然後右邊呢,是你對在所對應的每一球冰淇淋的價格之下呢
你所回答的,你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冰淇淋球的數量
好,那在這例子裡面呢,我如果問你,請問冰淇淋球 一顆 80
塊你要不要買,你就說那我不要,你可能就是改喝 這個冰的飲料了這樣。
那如果是 60 塊呢,你說欸我願意買 一球;那 40 塊呢,我願意買兩球
那一直到最後我問你,那 0 塊錢呢,免費送你吃冰淇淋呢?
好,那你當然就很開心地拼命吃,可是吃到第四球的時候你就發現 不行了,either
你覺得熱量太高或者是你覺得實在是太冰了、 吃不下了 最多就是只能吃四球,所以在
0 塊錢的時候呢,你還是會有一個 不是無限大的一個需求量,因為你消費它,你還是最後
那個還是會有一些成本會讓你不願意再繼續消費下去了 OK,好,所以當我們把這一個 0
到 80 塊的價格,跟四球到零球的這個需求量 把它用 XY
圖形把它 在 XY 平面上面畫出這兩個變數之間的關係的時候,那這就是一個
需求曲線,那你可以看到呢,比如說這個 Y
軸就是冰淇淋的價格,所以你看到 80 塊的時候 那
X 軸的話是冰淇淋的需求量,所以你看到在 80 塊的時候
那麼他是這個一顆都不想買的,所以這個需求線的 點就是 0 跟
80 好,那如果是 20 塊的時候,他願意買 3 顆,所以就是
3 跟 20 那你可以把這一個不同的價格呢,跟不同的需求量之間 把它一路這樣點點點下來,最後你就會可以畫出一條
所謂的需求線,那需求曲線當然不一定是直線,那不過因為在 有時在上課方便起見呢,那我們通常就是會用一個直線型
的需求曲線,來代表某一個人的這個需求這樣 好,那我們剛剛討論的呢,是一個個人
的需求,那可是整個市場裡面的消費者通常不會只有一個人啊 它可能有
10 個、 100 個或 1000 個 甚至一萬、 十萬、
一百萬個消費者都有可能 那所以整個市場的需求線可以怎麼畫呢?
那這其實概念上也很簡單,就是某一個 商品的市場的需求,其實就是這個商品
的市場裡面所有的每一個人的個人需求 的加總。
那現在我們就再來看,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看看什麼
叫做市場的需求線,就是個人需求線的水平加總
呢?那我們假設市場上面就是只有兩個 消費者,那一個叫做海綿寶寶、 一個叫做派大星
那對海綿寶寶來說呢,它的需求線長這樣,當你問他說 冰淇淋一球
60 塊的時候,你願意買幾球?他說我願意買四球 好,那如果是
40 塊的話呢,他就願意買六球 但是對於派大星來說呢,60 塊他只願意買兩球,那 40
塊他只願意買三球 那今天你問市場的需求線是什麼的時候,你可以先把市場想象成他也是一個人
那所以就問市場,欸請問你 60 塊的時候,你願意而且能購買幾顆冰淇淋球呢?
那市場就是說,等一下我回去問我市場裡面的這兩個消費者 那分別就是海綿寶寶跟派大星嘛。
那海綿寶寶就說呢,60 塊的話我要買四個 然後這個派大星說,我只願意買兩個。
所以這個時候市場就可以跟 出來回報說呢,對於我這整個市場來說,如果冰淇淋球
一顆是 60 塊的話,我總共願意買四個加兩個,也就是六個
那接著我們再問市場,那如果是 40 塊呢? 那麼你就說呢,因為海綿寶寶願意買
六個,然後派大星願意買三個,所以加起來這個市場在價格等於 40
塊的時候 是願意買九個,所以你可以用這樣子的一個概念
把市場裡面各個個人的消費者在
每一個價格之下願意所能夠購買的數量,把它加總起來,就會成為這個市場的 在那一個特定價格之下的總需求量。
那你可以把所有的 價格都重複一樣地問一遍,最後你就會得到市場的需求曲線
那你可以看出來這個就是所謂的市場的需求線是
個人需求線的平行加總的意義就在這裡 那剛剛我們提到了就是需求量指的是
在給定的價格之下消費者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數量
那所以需求量如果要改變,那一定就是 我問消費者的價格改變了
所以消費者當然就回答了我一個不同的需求量 好,所以這個概念非常重要,就是需求量的改變
就是由價格的變化造成的 那如果需求量的改變是由價格的變化造成的呢,那代表
當我們在討論需求量的改變的時候呢 這個數量其實是在同一條需求曲線
上面移動的,也就是圖形上面各位可以看到的從 A 點
到 B 點的移動,它是在同一條需求曲線上面的移動,那需求線本身
整條需求曲線是不會改變的。
那如果我們要問的是 需求的改變,也就是需求線整條的移動,那這個必須要是
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改變的,那當這些其他的因素改變
導致在任何價格之下,你在重問消費者 同樣的問題的時候,他回答給你的商品的需求
量都產生改變了,那可能是增加了、 在同樣的價格之下可能是增加了,可能是減少了
那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們就說這個需求線產生了移動 那在圖形上面呢,需求線它
可能會左移,也可能會右移 好,那左移也就是往內縮,代表的就是當這一個
某一個外在因素改變的時候,在所有的價格 之下,消費者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數量都變少了
那如果在任何一個給定的價格之下,消費者回答你
因為某一些因素的改變,導致消費者回答你他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數量
都增加了,那我們就說這一個因素導致了 需求曲線的右移,也就是向外移動
那麼,哪一些因素會讓需求曲線改變呢?那經濟學家基本上 Summarize
了以下幾個因素,包括所得 包括相關物品的價格,包括偏好,包括對未來的預期,以及消費者的人數
那這五個呢,是讓需求曲線移動的主要的原因。
那我們現在就一個一個地 來討論。
好,那所以這裡呢,這有一個圖也可以跟各位 讓各位看一下,就是說中間這一條線是原來的需求曲線
那如果需求增加了,那當然就是需求曲線往外移動
那如果需求減少了,那也就是需求曲線往內縮了 那我們從這一個,比如說我們從這個需求曲線往外移
動的這個需求增加的這個 Case 來看呢,相較於 原來的需求曲線
D1 那個需求增加的這個需求曲線 D2 呢
上面的每一個點都是在任何一個給定的價格之下 D2
上面的每一個點的需求量都大於 D1 上面的每一個點的需求量,所以這個圖形
就可以很精準地代表我們剛剛提到的需求線 往右移,也就是需求增加的一個概念
好,那剛剛我們提到就是有很多因素 會影響需求線的移動。
那第一個呢 當然最直觀的就是所謂的所得;當你的所得上升的時候呢
如果這個產品是屬於所謂的正常財,大部分的產品其實都是所謂的正常財
好,那如果一個產品是屬於所謂的正常財的話,那當你所得上升的時候呢
那麼在任何一個給定的價格之下,你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數量,當然就是會增加
所以所得如果上升,在正常財的情況之下,這一個產品的需求曲線是會往右移的
比如說,你今天 你要買房子或者是車子,那你現在所得
很少的時候,你只能買很小的房子或很小的車子,或甚至你根本就買不起 但是你所得增加,那麼當然你可以購買
到的房子,你可以購買房子車子的幾率都會上升,而且你購買的房子車子品質
也會比較好,房子的平數也會比較大。
好,那因為這個房子跟車子對於我們來講都是所謂的正常財
好,那另外有一個跟目前的社會狀況其實也非常息息相關的就是 我們的全民健保。
那因為健康或者是 對於購買這一個可以讓你增加健康的產品
的這個需求其實也是一個所謂的正常財 所以當人們所得越來越高的時候,我們其實對於健康
對於這個醫療的需求就也會越來越大 那這個其實也就是這個目前全世界的這個
Aging Society 所面臨的一個 非常重要的問題。
所以如果當一個產品是 正常財的時候呢,所得上升就會讓你的需求曲線往右移
但是呢,如果這個產品是所謂的劣等財的話呢 那麼所得增加就反而會讓你的這一個需求曲線
往內縮了,不過這一種產品其實 非常相較於正常財的話,這種 Case 其實 非常非常地少見。
那教科書裡會提到的例子呢 就常常會是比如說這一個跟季芬財這裡提到的例子是類似的,因為它們兩個
之間其實是有一些關係的啦。
那就是比如說像 19 世紀的馬鈴薯 或者是這個 1950 年代台灣的番薯。
當你所得越來越高的時候 在吃飯的時候,你就越來越不想要消費番薯
你希望你的這個飯鍋裡面呢有更多的白米,有更少的番薯。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 當所得上升的時候,你對於番薯的需求反而變少了。
那這時候 就說番薯是一個劣等財。
不過我再強調一下,大部分的產品 其實都是正常財,劣等財其實是一個相對比較
少數的一個 Case,好。
所以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圖,就是說
如果當需求增加的時候呢,欸那這個紅線就會 讓需求曲線就會往右移動,那這個就是所謂的正常財
那如果所得增加,反而讓你的需求往左移動的時候呢
整條線往左移的時候,讓你需求減少,我們就說這一個產品是所謂的劣等財
好,圖形上面可以這樣子來表達,OK 好,所以剛剛講的是第一個因素,就是所得
的改變對於需求改變 的影響。
那接著下來,我們要講的是相關 商品的價格的改變對於需求的影響
那這個故事是這樣子,就會說假設我今天問你的是某一種產品的需求
可是當你在得到某一種滿足的時候 你不一定只消費這種產品,你可能也可以消費其他的產品
那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們就說這兩種 產品,AB
這兩種產品是所謂的消費上面的替代品 Substitutes。
比如說如果你想要的是補充維他命 C 那麼你可以吃蘋果,也可以吃橘子 好,也可以吃柳丁。
那在這個情況之下呢,橘子跟柳丁就是所謂消費上的替代品
那消費上的替代品呢,它們其實是會相互影響 對方的需求的。
比如說如果 橘子的價格下降了的話
那麼對你來說,你要得到同樣的數量的這一個維他命 C
你其實可以怎樣,就多買一些橘子;那多買一些橘子的同時,你就會少買一些 柳丁。
所以如果兩個商品是消費上的替代品的時候 那麼當
V 商品的價格下降了 就是說因為你就會跑去多買一些
V 商品,所以就導致 A 商品的需求也怎樣? 跟著下降。
好,所以這就是替代品 的價格變化對需求線移動的影響。
好,那定義上就是當一個商品的價格下降
導致另外一個商品的需求減少的話,那我們就說這兩個商品是所謂的替代品
那這件事情,其實在現實世界各位的消費 生活中是常常發生的。
比如說你到 Seven-Eleven 然後你看到這一個
櫥窗裡面有琳瑯滿目的各種不同的飲料,那對你來說,你其實只是想要解渴
大口大口灌下去,你根本不管它到底是什麼乳酸飲料還是可口可樂 OK,那如果可口可樂的價格突然從一瓶
30 塊降到一瓶只有 5 塊錢 那你一定就會多買可口可樂,讓它可以滿足你的這個
口渴的需求的時候,你對於其他的那一些商品,你可能就會 不想要買了。
那當然對其他的這些飲料來說,它們的需求 就跟著下降了。
那又或者是說,你今天這個如果你是一個台大學生的話,那姐妹花雞排就是台大學生 非常喜歡吃的東西。
那假設又有另外一家也買了同樣的這個 雞排或者是雞腿的話,那這兩個東西當然就是所謂的消費上的 替代品。
那如果姐妹花雞排的價格大幅上漲的時候呢
那麼另外這一家,比如說這個豪大大雞排,那大家就所有的需求就會增加了
因為大家看到姐妹花雞排的價格上漲,就全部跑過來買豪大大雞排
那又或者說可口可樂跟百事可樂,或者是各種這個解渴
的飲料,其實也都有這種替代品之間的這個相對的關係
好,那兩種商品的消費除了有替代性的消費之外呢
還有另外一種關係,叫做所謂的互補性的消費
那如果是互補性的消費的話,我們就說這兩種商品呢,是所謂的互補品 Complements。
那麼如果是互補品的話呢,那麼當某一個商品的價格下降的話 那就會讓另外一個商品的需求就會增加了
那這樣子的話,這兩個商品就是互為互補品 那互補品通常是必須要一起使用的 商品。
比如說,如果你喝咖啡,你一定要加糖 或奶精的話,那咖啡跟奶精就是消費上的互補品
或者是說你買了 PS 3 或者是 X-box,那你就一定得要買遊戲光碟 好,或者是遊戲軟體,不然你不能玩。
那所以這樣子的話呢 PS3 跟遊戲光碟本身就是一個所謂的互補品
好,那你可以想象,如果 PS3 光碟一片現在是多少
1500、 1800 嘛,如果它漲到兩萬塊一片的話,那你還會想要 玩 PS3 嗎?可能就不會了。
所以 PS3 的需求就會怎樣? 下降。
但是如果光碟片,一片從 1500 降到只有 150 的話
那你就會非常想要玩,那這樣子你就願意去買什麼?PS3,所以 PS3
的需求就上升了 好,所以如果兩種產品是所謂的互補品的話呢
那麼某一個產品的價格如果下降的話,那另外 一個產品的價格就會上升。
那某一個產品的價格如果上升的話 那另外一個產品的需求就會下降,那這就是所謂的 互補品,OK。
好,所以我們剛剛也討論完了相關物品的價格的變動
對於需求的影響,那這裡的話,同學們可能要特別注意的就是 替代品跟互補品它們的定義以及它們
的價格改變對於另外一種商品的需求改變 的這一個影響是什麼。
那我的建議是說,當你先理解了 替代跟互補到底是什麼意義的時候,那你用一兩個例子
自己在腦子裡面想過一遍,那這樣就比較不會搞混
好,那這裡我們再用幾個簡單的,因為既然經濟學家其實非常喜歡用這個
函數跟圖形來 這個解釋我們的想要表達的概念,那我這裡
就用一個非常簡單的這一個線性的需求函數
來把剛剛我講的所得跟替代品的價格對於需求的影響這件事情做一個 比較全面的解釋。
那比如說,我們現在假設,如果有一個 商品 X,那它的需求函數是這樣,是 QX
= 100 - 3Px,那 -3Px 指的當然就是
X 價格增加的時候呢,你對於這個 X 商品的需求就會下降
所以前面要有一個負號,那這個就代表這個 需求法則嘛。
可是後面呢,又多加了兩項。
第一項 是什麼?是減 0.01i,那 i
指的是所得 好,那大意就是說呢,當你的所得增加的時候,你的需求量
反而是會減少的,因為這個 i 前面的這個 符號呢,是負的符號。
所以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個 產品那當然就是所謂的什麼?劣等財。
因為當他所得增加的時候,它的需求量減少 好,那接著下來呢,最後一項呢,是
+ 0.5 的 Py,那 Py 就是 Y 產品的價格
那你可以看到當 Y 產品的價格增加的時候呢 X
的需求量怎樣?增加了 那這是不是就代表
X 跟 Y 就是所謂的 消費上的替代品
好,那接著下來,我們可以來看一看,我們怎麼樣從這個例子然後 來看出在
X Y 軸上面的需求曲線,到底是會往左移還是往右移呢?
我們舉這樣一個例子:如果你的所得是 4500 塊 然後呢,Y
產品的價格是 70 塊的話,那你把 4500 跟 70
代進去這個式子裡面,求解可以得到 Qx 就會等於
90- 3Px 那接著下來,我們來看這個劣等財
對於需求會產生什麼影響呢?那我們就問,那如果所得增加到 5000
塊 可是 Y 產品的價格還是 70 塊的時候
那麼這個需求曲線會長成什麼樣子呢?那你一樣把 5000 跟 70
代進去 最後你就發現,這個 Qx 會等於 85- 3Px
那當我們把這兩條 需求曲線同時畫在
X Y 平面上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呢 最後當
i 變成 5000 的時候,那需求曲線
其實就是左移的,因為你會畫在比藍線,也就是 i 是 4500 的那條線 更裡面的地方。
所以這一個數學式子跟這個圖形是 希望可以幫助大家,當我們用一些簡單的數字套進去的時候,你可以看到
為什麼所得增加會讓這一個整條需求曲線移動?原因就在這裡 OK,好。
那需求曲線的移動除了所得跟 相關物品的價格之外呢,其實還有其他幾個因素啦,好 那比如說像偏好。
那直觀來講,我們可以想象就是說如果一個市場裡面的 消費者突然都非常偏好某一種產品的話
那當然這一個產品的需求曲線就會往右移了。
不過經濟學家比較少去討論這個偏好突然 改變這件事情,我們覺得偏好的形成需要時間,所以偏好的改變也需要時間
可是在市場上面,當我們看到看起來好像是偏好 改變所造成的需求曲線的移動的時候呢
我們通常仔細去觀察,你會發現,很可能是因為消費者多知道了某一些什麼樣的資訊
比如說,假設今天,這個電視新聞突然報導 如果你吃了什麼什麼東西呢,你的小孩子就會非常非常聰明
然後這個考試就會考一百分,而且很多家長也相信了 那這個時候,家長就是因為這一個新進來的
information 那導致他們對於新聞所報導的這一種產品
他們的偏好就改變,然後他們就一窩蜂跑去買,所以當然需求就增加了 增加了。
那反過來說,也有另一個情況是有一些 information 一進來、
有些資訊一進來之後,大家知道呢 消費這種產品是對身體健康不好的,比如說本來在
1960 年代的時候 美國醫療界就發現說,欸抽煙對人的身體不好
好,所以這個 information 就開始慢慢慢慢地 滲進了這個一般人的日常生活。
那當然最早 接收到這個 information 的就是教育程度比較高的人,所以你會看到呢,在一開始這個
information 出現的時候是 教育程度比較高的人對於香煙的需求是
比起教育程度比較低一點的人是率先開始下降的,那這些
當然也都可以把它解釋成因為對香煙偏好的改變而導致需求曲線的 改變,不過這個背後其實是有一個
消費者新知道的某一些資訊,所以才做出這樣子的決定
好,所以這個是偏好的改變對於需求線的影響。
那第四個呢 就跟我們剛剛講的所謂的市場的需求就是
個人需求的水平加總有關的,也就是 所謂的消費者人數,那這個也很直觀,指的就是說
當在一個市場上面消費者人數越來越多的時候,因為你水平加總
好,你問每一個價格的時候,回答你的現在不是只有一個 海綿寶寶跟一個派大星,是一萬個海綿寶寶跟一萬個派大星
那當然當你問六塊錢的時候,它就不是 九個,而是九萬個了。
好,所以當然在任何一個給定的 價格之下呢,這整個市場的需求一定就會 往右移。
所以市場越大,消費者人數越多
它的這個需求曲線就越容易往右移,因為他對這個商品的需求就越來越大 OK,好。
那最後一個呢也會影響需求的呢,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叫做 對未來的預期。
那對未來的預期指的是什麼呢? 指的是說,當你可以把東西現在存起來
好,留到以後再購買,也就是說,有 所謂的跨期替代的狀況存在的時候
那麼你對未來的價格的預期就會影響 今天的需求。
那這個對未來的預期對需求的 影響呢,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好,比如說假設你預期下個月 的電腦或者是 iPhone
的售價會下跌 那麼你今天一定就會比較不願意去買,市場今天一定就
比較少人願意在現在就去購買這個電腦或者 iPhone
所以今天的電腦或者是 iPhone的需求就會減少
所以這是對未來的電腦的價格的預期,導致對這一期的這個電腦需求的 影響的,好。
那另外一個也是,經常只要秋天颱風季節一來 就會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就是所謂的菜價的
飆漲,而且菜價常常在颱風還沒來的時候就開始漲 好,那原因其實不是因為
菜蟲很壞,而是因為什麼呢?而是因為當我們預期 颱風明天會侵襲,然後會外包掉非常多的
蔬菜的時候,那麼你今天你就會開始想要怎樣? 先多買一些蔬菜,那所以今天的需求當然就增加。
那今天的需求增加,到最後市場的價格 其實就上漲,所以這個其實就是一個對未來的預期
導致今天的需求曲線移動的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好,所以整體來說,我可以給各位呢,做一個簡單的這一個摘要整理
好,也就是說需求指的就是 每一個價格跟你的需求量之間所對應的關係
好,那麼需求量的變動就只會 因為價格的變動而產生。
那麼當價格變動產生的 所謂需求量的改變的時候呢,這個移動是在同一條需求曲線上面的移動
但是如果我們今天要講的是需求線整條線的移動的話
那麼就是價格以外的其他的原因,那這些原因包括所得
包括相關物品的價格,包括偏好,包括消費者 市場上面的消費者人數,以及對未來的預期
好,所以這一切就是、 以上就是這一個我們對需求的一個基本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