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是多邊棲息成本和移轉成本。
這兩個又是什麼東西呢? 當我有一個用戶,他有多個平臺可以選的時候啊
他呢,會面臨兩個成本,第一個叫多邊棲息,意思是說我同時用這兩個平臺
要付出的成本,另一個叫做移轉成本,就是我丟掉舊平臺、 改用新平臺 這個過程中要付出的成本。
那我們今天呢,如果 我的平臺的某一邊,他的多邊棲息成本或是移轉成本很高
那我們今天跟他收費就會比較OK,對吧?你要是
跟移轉成本很低的人收費,他就跑啦,多邊棲息成本一樣意思。
好,所以今天呢,當然就是跑不掉的那一邊在跟他收錢。
那我們今天來看 幾個例子,C2C市集是消費者端還是供應端
的這種成本比較高,消費者端幾乎沒有任何這兩種成本
我們這在座的幾乎每一個人應該都有好幾個購物網站的帳號
根本就沒有什麼成本可言,對吧?但是如果今天是廠商,廠商在 不同的平臺賣東西,就有多邊棲息成本。
我要是家裡有一隻祖傳的掃把 我想要拿出來賣給在座的各位的話,誒,PCHome 也放一下,Amazon 也賣一下,eBay 也放一下很正常。
一個平臺跟我把這個掃把買掉了以後,我就要馬上手動去其他平臺說 存貨歸零這東西下架。
這個管理是我得要做的,我越多平臺,我就越得要做這件事情,很麻煩。
另外,平臺、 銷售平臺上面,我做移轉的話
也會有移轉成本,為什麼呢?因為我的商譽很多時候是帶不走的。
我在一個平臺上賣東西,評價是很重要的,我在A平臺累計有2800個人都說讚
到B平臺如果是零,那基本上這個成本是很高的,好。
智慧型手機的話會怎麼樣?智慧型手機,我們看到 消費者端也是有多邊棲息成本和移轉成本,對吧?我今天
多邊棲息,如果我又用 Android,又用iOS,App要兩邊買,很不方便的。
如果我今天Android不用了,改用iOS,那那個 操作上也是得要重新學習,很多資料也會不見。
好,所以這個的啟示是什麼?
C2C市集上面是賣方補貼買方,是多邊棲息成本還有移轉成本高的那一邊
來補貼低的那一邊,消費者端沒什麼這種成本。
廠商端有,所以是廠商出錢補貼消費者,比較有make sense。
智慧型手機的話,消費者端就有這種成本的。
所以你比較沒有看到明顯的廠商補貼消費者這樣子的例子。
好 那麼最後回來,社群網站的用戶,社群網站的用戶有沒有多邊棲息和移轉成本呢? 有的。
好,我今天用一個網站,然後呢,社群網站上面有很多朋友
如果我移轉了,那我朋友是不是都不見了,新平臺上沒有我的朋友我去幹嘛? 這就是移轉成本。
好,所以這些成本的高或低會讓你
考慮你要不要來補貼這個消費者或者是那個廠商,這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