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所以讲完了这个风险偏好还有损失
趋避之后,我们现在要接下来看的是关于时间偏好。那所以这边呢我们
要特别关注的是一个所谓的偏好逆转的一个情况,那这故事是这样子的 你就想说就是,诶,如果有一个人问你说,诶,哪天戒烟啊?
你说明天。可是到了第二天呢,人家再问你说,诶,你什么时候戒烟呢?
然后就这个人又说明天。那可是这边的问题是说如果
你昨天是说明天的话,那到了过了一天之后就是今天呐。
那可是你如果今天又说要说明天的话,那这叫什么?这个叫明日复明日嘛
那所以这边其实反映出来的是一个这个就是这个话题的决策 不一致的问题。就是我如果今天决定说我明天要戒烟
表示说我今天认为说今天戒烟没有明天戒烟好 而且呢,后天、以后戒烟也没有明天戒烟好
那可是我如果我的决策是一致的话,那到了明天的时候
我应该觉得说,在这个明天的这个时点上当天戒烟是比
隔天或者是未来戒烟要更好 那可是呢,就是我们一般的情况会有明日复明日的情况,就是说
我原本今天做了的决定,可是到了明天的时候我却希望把它推翻过来
那通常会这样,会做这样的事情的原因是因为说
我其实是短视近利的,所以我对于今天我可以继续享受吸烟的
快感或者是比如说我要减肥我要做什么样子的
努力,我也都是要推到明天去。那所以我今天来先享受,那减肥明天再说。这样的情况呢
就都是这个当我在考虑我今天要享受跟明天
享受的时候我会有短视近利,我的时间偏好是我没有耐心,我今天就要
今天就来享受,这样来造成的。好,那我怎么样来测量这个事情呢?那这个是用所谓的这个
跨期选择来做的。那你就想象好,我如果给你300块钱你可以选择你要什么时候拿到
你要今天拿到还是比如明天拿到?那你如果明天拿到的话,你今天这个钱就可以生利息
可以生一天的利息,可以拿到更多的钱。那可是你如果短视近利的话,你可能就决定今天- 要拿下来
那所以那300块钱随便你分嘛。你可以是150、150,也可以是300块全部是今天或- 者是都是未来
等等。好,那这边的话就设计不同的时点跟不同的这个利率
那我可以来测量你跨期的时间偏好
我们这边设计的话,比如我这边设计给你看是10题。有10题是今天
跟4个礼拜以后。那 这边的话我们这5题是今天跟4个礼拜以后
然后呢这个利率呢是从0.5%到1%,1.5%,2到2.5%
然后呢另外我们把同样的这5题呢全部往后移6个礼拜
变成是6个礼拜之后跟10个礼拜之后,那一样,就说你要分配300块钱
那你分配在比较晚的日期你可以拿到就是这个 多的红利是0.5、1%、1.5、2%、到2.5%
那所以呢我比较你前面5题跟后面5题的差别呢,那我就会看到就是
你这个明日复明日这个跨期不一致的情况是不是存在。那不管是前
5题就是只看前5题或只看后5题呢,我可以看到看得到的是你到底多有耐心。就是
就是当你这个利率要到,高到什么程度的时候你才愿意放弃这 个未来的这个就现在的享受然后把它延迟到未来去
那这个呢反映的是我们所谓的这个把未来折现的。那一般呢我们通常用的是所谓的指数型的- 折现函数
那这个的原因是因为这样我们可以用动态规划来求解。那这个 函数通常是长这个样子。就是说我不断的累加
U(ci)那可是呢这个每题我都是乘上δ来做折现
那可是这样子的函数呢就是诶这个这样指数型的函数呢它并
没有跨期不一致的情形。我今天决定说我明天要戒烟的话,那我明天的
我明天就还是会戒烟。那可是呢我要来描述这跨期不一致的这样子的情况呢,需要用
像我们通常是用比如说半双曲型的折现函数。那你看这个 函数跟前边函数几乎一模一样。那唯一的差别是说
在这个今天跟未来的这个之间的跨期的选择里面我多了一个折现的
β。那所以我如果β等于1的话我就回到这个指数型的直线。那可是呢正
我如果β小于1的话,我就发现说我除了每一题都要折现δ之外呢
我今天跟明天之间我还要另外再做一个折现是这个β。那所以
所以这边的重点在于说,好,我如果考虑的是今天要减肥还是要戒烟跟明天
或后天的时候呢,我今天跟明天之间的决策的这个相应的这个
考量的时候呢我需要把未来折现,我不需要把明天
折现β乘δ。可是呢我在考虑明天跟后天的时候呢,我却只需要折现
δ。那后天大后天也是只有δ,以此类推。所以呢这个现在这个
今天呢这个是会变的是好象是特别的重要,那这就是所谓的短视近利
好,那其实这个很好玩。这个短视近利呢其实是有 神经科学上的证据。他们真的就有人去,好,就当我在
让你做这些不同的决策的时候,他们做的其实是一个选A或B的简单的决策,而不是分配30- 0块钱。可是
道理是一样的,就是你要今天拿到100块还是明天拿到105,等等这样的决策。那他们去在
同时做决策的时候他去扫他用fMRI扫描人的到脑。他就发现说呢
诶,当这个问题有跟今天有关的时候,他们就所谓的β脑区,那就特定脑区是会
活动的。那可是当它这个是只有未来的时候就只有 两个未来,比如明天跟后天,这样的时候那就有另外一批
δ脑区它们是会作用的。那所以你就知道说其实人们在
考虑今天跟其他的未来,或者是在考虑未来的计划的时候其实在大脑的
活动其实是不太一样的。那所以意思是说那个短视近利真的是有这个受到这个今天我现在就要
这样来影响。后续的研究其实很好玩,他们甚至有做就是说,好
我现在不是用钱,我是呢我让你先不要吃东西
不要喝水,经过几个小时之后呢,好,我先让你
吃一包洋芋片让你口非常的渴。那所以你要选择是说我现在
或者是比如说10分钟之后、20分钟之后、30分钟之后,然后要来喝饮料
那所以呢这个我甚至可以直接在fMRI里面好就你做了决定如果是现在的话
我就真的从管子里面给你这个饮料。那所以他们一样就是做比如我现在跟未来或者是
说就是现在跟10分钟之后或者是10分钟之后跟20分钟之后,然后你如果
愿意等更久的话那你可以拿到更多的饮料,那可是他们就发现 说确实就是这个现在,这个所谓的今天不见得是
是要是这24小时而是甚至是可能是一个现在的这个情况
那所以他们也会得到类似就是说人们会因为就是 我生理上非常的口渴,那时候我短时期里我现在就要
那你可以想到说其实类似的情况其实我们 人类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当中其实你会发现说
其实耐心是后天培养的。如果你看小孩子的话像我几个小孩,哇,他们都是现在就要,那个都- 不能等的
那如果要等的话你一定要有更多的奖赏 才愿意。那可是呢,那可是对未来而言的话
他们可能都还是反而是比较理性的。那所以你就发现说这个β小于1这个短视近利的这个情况- 呢那其实是一个
好象是一个就是我们小孩就是这样子。那 可是那到底是什么时候我们才学会越来越不会
越来越符合理性,这边其实是一个学习的。好,那如果要做个结论的话,就是我们到现在为止- 我们看到的其实
只有几个例子,可是我们都是用个别的决策来反映出人们对风险对时间的偏好。那
我们也可以透过这样子,就是透过你的决策我们可以来估计一个决策模型的参数
然后用这样子来预测人的行为。那当然就是你有了这个决策模型
有了这个参数之后呢你其实就可以开始想说,好,我测量你的风险偏好测量你的时间偏好
那这个我怎么样来预测你在其他的情况下你的行为会是长什么样子
那最后其实你可以想一个问题是这样子,如果说
好,就说,你自己在面对这些个别决策的时候你是怎么做决定的?
你的决定有符合这些特定的模型预测吗? 那另外一个问题是说好,我现在告诉你说有这样的
效用 函数可以解释 这样的行为,那样的 效用函数可以解释那样的行为。可是你现在知道了之后
你下次做决定的时候你会改变你的行为吗?还是你会故意要符合或不符合这个模型呢?
理由是什么? [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