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音乐]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
我们的太极学堂里请来一位重要的嘉宾 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导师
战德臣教授。
战教授他的课程 2014 年就在
MOOC 上线,所以现在 战教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还有一个身份,就是
MOOC 推进办主任 那我们这个课堂开的课叫网络课程与学习评价
所以我们会请很多在网络课程前沿探索的专家
来谈谈他们自己怎么从现实的课堂走向网络学堂
又怎么用网络课程带动现实课程的创新、 变革、
发展 那今天我想跟战教授请教 五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你从一个原来的现实课堂的主讲教师
走上网络课堂、 MOOC 课堂,然后又把 MOOC
课程 反过来用 SPOC 的形式带动现实课堂的变化。
你先介绍一下,你的课程 怎么发展到今天。
>> 好,谢谢桑老师
有机会到我们这个太极学堂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做 MOOC SPOC
翻转课堂这一些经验 我主讲的课程一个是
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
另外一个就是面向计算机专业的,还是相关的一些内容 我们把它称做计算机专业导论。
因为 受众不同,讲课的角度有一些 变化,但实际上本质之间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所以我把这两门课 当做一门课来看待。
我在实际上计算机专业导论 我们从 2009 年开始就给学生开设了。
在开设的过程当中 因为我们这个课程是对原来这几种课程
内容做了一个很大的一个改革、 提升 那这个提升的过程当中和其他许多学校的老师进行交流
他们都有意愿要开设这门课程 但限于教师自身的这样一些
原因,很多老师就认为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就试着做了一个
MOOC 那么我们做了这个 MOOC
把这两门课,也实际上是一门课,分两个名字来做出来 那在 2014 年的
5 月份 在爱课程网的中国大学 MOOC 平台首批上线开放
那到今天为止,应该说这两门课累积的选修人数 大概已经超过 24 万人。
对我来讲 更有意义的一个效果就是这门课
到在去年秋天,大概有 30 所院校的 学生共同来学习这门课。
>> 那你这门课上了网以后
你对网络课程怎么理解?>> 我觉得
MOOC 课程确实是一个非常 好的一种教学手段。
它有几个重要的作用 第一个来讲,它可以做到就是我们传统课堂做不到的一些
事情,我们可以在 MOOC 上把它做到。
这是第一个来讲。
第二个来讲 它可以解决我们,比如说,我需要做一些课程改革
但是因为我的师资不到位,我是做不了这样一些改革 那这个时候有了
MOOC 以后,可以聚集这种 优质这样一些资源,那这些资源可以为更多的学校 来使用。
>> 刚才您说,有了 MOOC 可以解决一些传统课堂所做不到的事
你大概觉得哪几件它做不到,在 MOOC 里面 能实现的?>>
第一个来讲,因为传统课堂 它有几个矛盾是解决不了的。
一个就是说,比如说像我们计算机类的课程
它的内容不断地膨胀,但是我们在这种大环境下 课时现在是不断地在压缩。
另外一个像我们给 大学一年级开设这个基础课程来讲,学生的基础
又是参差不齐的,那在这个环境下 那教师如何解决课程深度与广度的问题?
如何去优选这样一些内容?如何去做这种 我们说的这种练和听
就是思考的这样一个矛盾?这实际上来讲 传统课堂都有一定的难度。
还有一点来讲,比如说我一个老师 那如果我是让 85%
的学生都能听得懂的话 那前 15% 的学生很可能就不高兴了。
换句话说,我老是有可能 耽误了好学生。
但是如果我针对好学生来讲的话 那很可能后边的学生就听不懂。
那所以像这样的一些矛盾 实际上传统课堂都是难以解决的,但是有了 MOOC 以后
一个方面,MOOC 我们把它当做一个广度学习的这样一个内容
那这样的话因为我们所有的这种内容 都已经放到了
MOOC 平台上,那这样的话学生可以在课下去学习
那这个实际上来讲,他只要把这些视频都学完了以后,那他的广度性的学习 就没有问题了。
那这个时候给老师留下的这种 线下课堂这样的空间,老师可以充分地利用 比如说做翻转课堂。
那以前我们说起传统课堂 如果讲了就做不到同学来练
那如果说做到了同学进行交互,那老师讲的就做不到了 所以这样的话,我们有了 MOOC
以后,实际上极大地释放了 我线下课堂的教学空间,使得老师可以有精力
以及有动力来更多地进行 学生、
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老师和学生之间 的互动,来提高这种学习效率。
>> 那我概括一下,我觉得您刚才讲了三点 就是 MOOC 课堂和传统课堂的区别。
第一点 就是 MOOC 课堂它的信息量可以非常大。
它的容量很大 因为传统课堂如果老师讲授
灌输为主的话,他这么短的时间就这么多内容 >> 对。
>> 而现在,老师可以把比较多的内容,有的可以用视频
有的可以用文本,有的可以用 PPT 放在那儿。
>> 对。
>> 这样整体的信息量 要比现实课堂教授要大得多。
第二个 就是走向个性化的选择性 因为现在学生的差异很大,兴趣、
爱好、 基础都不一样 如果一个模子给他们的话,那就众口难调啊。
>> 对。
>> 而现在,由于资源首先丰富了 又是以学生自己学习,增加了学生自己学习的
时间,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基础 来做出选择。
>> 是这样的。
>> 这样就可以适应不同的学生的 需求。
>> 是这样的。
>> 第三个,它还有一个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 那学生学的过程中,有些问题他有的是跟你老师讨论
有的是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同伴之间可以交流。
>> 对 >> 所以这样就把老师和学生的 双向交流扩展为多层次的互动交流
这样就把每个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创造性和自己的感受
都丰富地都给他 注入课堂里来了。
>> 对。
>> 这样学生就从被动的学习者变成 MOOC 课堂的创造者 >> 对。
>> 所以这可能就是 MOOC 课堂的魅力吧。
>> 是这样的 因为 MOOC 来讲呢,我们说在
传统的课堂来讲,有的时候为什么说学生提不起兴趣来 实际上有几个原因。
一个原因就是可能我们老师讲的学生在互联网都能搜索到
第二个来讲,实际上学生他可能因为没有听明白 没有听明白,从而逐渐地丧失了兴趣
那我们说有了 MOOC 以后,所以我觉得应该用一句话来说 就是 MOOC
它可以解决了,好的学生可以走得更远 那弱的学生可以走得更扎实
>> 好,那看来对网络课程战教授
已经积累了很多很丰富的经验,下次我们到他的课堂里去学
那再围绕战教授这门课 战教授这门课用了一个"计算思维"的这样一个课程名称
所以你再介绍介绍你对"计算思维"的这一门课的设计和 想法。
>> 好。
我们这门课实际上在中国应该说开设得比较早 因为在
95 年的时候这门课实际上 教育部就要倡导要开设计算机文化课程
但是后来由于这种条件所限,就开成了计算机基础
课程,包括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但实际上,从教育的角度来讲 给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不应该是强调更多的知识
因为这些知识可以从互联网可以去搜索。
那原来还有一部分是讲的这种 工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些日常使用的一些工具 比如像 Office。
那么这些内容来讲应该说随着时代的变化 应该说逐渐地学生掌握起来都比较容易了。
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的课程来讲 再讲这些内容就不太合适了。
那应该讲什么样的内容呢? 那我们说,比如说像现在社会这种发展
那一个就是我们说计算机这个学科和其他学科不断地 融合,比如说形成了计算经济学、 计算金融学、
计算 广告学、 计算物理学,所有的学科都和计算 相互融合。
那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将来要很好地理解 什么是计算
+ ?要把计算 + 这种本质能够理解 那再一步来讲,现在我们推行的比如说像互联网
+、 大数据 + 那这些这种大的变革实际上它最核心的内容都是计算思维
也就是说计算思维是让学生理解计算的本质,理解
通过理解计算系统来进一步理解社会上的这种复杂的 系统。
所以现在也有些人把计算思维认为是复杂性思维的一种
那也就是说大学生都应该学习计算思维,这是一点 那另外一点来讲呢。
>> 所以也就是说计算机不仅是一个工具,>> 对。
>> 而且 变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 是这样的。
>> 这个对于理解和适应信息时代 是非常重要的。
>> 对。 >> 所以这个应该成为一个通识课。
>> 是这样的。
那也就是说 从计算思维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说,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大学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实际上要培养创新思维。
那这个创新思维怎么创新? 实际上一个我们说就要进行跨界 进行这种颠覆性的思维。
那怎么样进行跨界? 也就是说怎么样弥补专业思维的不足?那这就需要这种计算思维
也就是说计算思维和专业思维相互融合能够产生强大的这种创新的这样一个动力 比如说像
1998 的诺贝尔化学奖和 2013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两度都授予一个计算工具的研究者。
那这个说明什么呀? 这个说明实际上是计算思维和专业思维结合在一起
能够焕发出强大的创新的动力 再有一点来讲,像现在一些互联网公司的这样一些成功,比如
像阿里巴巴、 淘宝,像马云的成功
那应该说他不是说是计算机的成功,而应该说是计算思维 以及计算思维运用的这样一个成功。
所以我们说,计算思维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 创新、 创新思维的形成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 好 那您开设这样一门课 特别是在网络课程、
网络上开这样一门课 你怎么改变学习评价
改变考试的形式?在这方面你再介绍一下 因为我们的
MOOC 课网络,我们是专门研究 网络课程最后聚焦到网络课程带来的学习评价的变化
那你这门课我看了在考试、 在学习评价上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 你介绍介绍这个话题。
>> 好,谢谢。
这里面实际上来讲,就说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像这门课,虽然我们说讲计算思维
这个讲计算思维实际上和传统的我们一些课堂 讲知识是不太一样的。
就是什么是一个思维呢? 也就是我能够把一些零碎的知识给它贯通起来
那这样的话这个链实际上如果我们让学生理解的话,实际上他的思维就建立起来了 我们现在原来的课程,都是一门课、 一门课。
一门课 把一个点、 一个点、 一个点讲完了,所以我们横着来讲。
>> 知识点?>> 考知识点 但是我们这门课就是要纵向地把多门课程的这样一个内容
能够纵向地串起来,而不追求知识点的这种全面性 而是从纵向角度来讲,让学生体验这个链的长度。
如果这个链的长度越长 越好。
这个考试我们是这么来做的 因为传统的考试可能都问一些什么是什么
对吧?那我们的考试就要改变这样一种方式 那怎么改变呢?就是我们要把一些过程性的东西
计算性的东西,我们都把它变成一种 选择题。
因为这个网络课程这样一个特点,因为我们说网络课程都适合于 自动化,那我们首先要考虑自动化。
自动化能解决最方便的就是一些客观题 那客观题也就是选择题。
但是我们这个选择题你又不能说随时地弄一些简单的概念让学生去选择选择
所以我们在这里面就把很多的仿真型的题和计算类型的题
我们都给它做一个转换,都把它变成也就是说相当于结果让学生可以去选择
但实际上来讲,这个选择的过程学生是要计算 是需要仿真的。
那通过这样一个计算,通过这样一个仿真 如果他清楚的话,那这个来讲实际上他的思维就在这里面。
也就是说 从原来的单纯地考知识点,而我们现在来讲 考他知识的一种贯通,他能够联想。
因为这种能力对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们在测试学生的时候,那主要是一个是采用了这种
方式,那另外一个方式,我们可以采取这种网上经常出现,就是说同伴互评的一种方式
那像这样的题目来讲,我们通常都是做一些这种开放性的题目 那来促进学生发散性的思维。
那么这种发散性的思维 因为我们没有这种标准答案,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是通过这种同伴互评的方式 来去做。
应该说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效果还是不错的。
还有一种形式就是 讨论,我们要鼓励学生参与这种讨论。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学生 普遍的讨论的氛围不是很充分,更多的都是愿意
自我封闭在思考。
所以我们通过这种,这也是 MOOC 带来的 这一个好处,那这样的话很多的学生来讲
那在 MOOC 里头他可以踊跃地发言,另外我们也给他一些鼓励,这是一个。
因为这样的一个好处 也是改变我们大学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这样一个手段
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多学科的学生坐在一起的时候,那 这个学生学习的这种效果是非常好的。
但是我们现在来讲,现在受于这种体制来讲 一般来讲都是一个专业的学生,四年就学 下来了。
但是有了这个 MOOC 以后,它可以实现跨学校、 跨专业这样的一个交流。
我认为这也是 MOOC 的一个 好处。
所以我们这个考核大概就是这么三个方面,主要是这三个 方面。
>> 现在这个教学 各个学校对老师的教学工作量的考核都很严
格的,那你在组织大家学 有的老师就让学生看你的课,那这个
老师自己的课和组织学生学你的课,这个关系怎么 处理呢?>>
我们是这么来做的 所以我刚才说,就是说单纯的一个 MOOC 实际上是不能解决所有的 问题的。
所以我们对这个平台提出了一种叫做"同步 SPOC "
那这个"同步 SPOC "什么概念呢?那也就是说他把我 MOOC 上的内容
和各个学校特殊的要求是做在一起形成的一门课程 我们把这个叫做"同步 SPOC "。
因为如果说没有这个同步俩字的话,那 SPOC 实际上也是一种 MOOC
对吧?因为他俩的差别就是说 MOOC 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学,不用密码的。
而 SPOC 来讲 是靠着你拿到我的密码你才能学,所以有这种限制
但是我们这里面通过一个同步 SPOC 的方式 把 MOOC
的内容和各个学校的 这样的一个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那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个,那通过这样一个同步
SPOC 它可以保证 MOOC 本身的完整性 这是一点。
第二个来讲,在 SPOC 里头
各个学校可以把它自己特殊的要求放到 SPOC 里头 然后引导学生。
>> 现在这里我觉得解决了一个很重要的 问题,就是现在
MOOC ,如果一个 教师或者一个教师团队对着所有这些人的话,他也管不过来 >> 对。
>> 而现在就是把 所有参与这门课的学校的老师都吸纳进来
这样组成这种跨校的团队,特别你提出"同步 SPOC "的概念
其实就是不同学校的 步伐可以是有差异的。
>> 对。
>> 所以它各个学校把自己的 特殊的需求,因为各个学校的它的学生情况不一样
老师情况也不一样,原来开的基础包括教学要求也不一样
那他们就可以来筛选 就像点菜一样。
他觉得你这几个组块他用得上 其他几个没有的他本校的老师把它填补起来
所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 发展的一个路径了。
那这样就要求不同学校的老师 得和你形成一个非常默契的配合
[音乐]